个人channel,记录生活与发现
频道聊天室:https://t.me/fishome
如果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那么你会把大量时间用在画画上。
——梅雷迪思
《维特根斯坦十讲》
作者: 楼巍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光尘 / 艺文志eons
出版年: 2023-5-1
页数: 232

一本书让你理解维特根斯坦

浙江大学教授楼巍10堂哲学课

名校教授联合推荐:陈嘉映、江怡、黄敏、刘畅、代海强

裸脊锁线装订、印银、可180度摊开,颜值天花板设计

----------

维特根斯坦,这位天才之典范、20世纪大哲学家,读哲学,谁没有读过他呢?

本书是浙江大学教 授楼巍讲解维特根斯坦的10堂哲学课,一本书让你理解维特根斯坦:全书共十讲,第一讲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生平及主要著作,之后九讲讲解了维特根斯坦重要思想与主要命题,如“语言图画说”“语言和世界先天秩序”“不可说和显示”“私人语言的问题”“驳斥罗素的‘归纳原则’”“知识和确定性”等。这些在学界曾引起较大争议、一度成为研究热点的话题,透过如此清晰的讲解,让读者能够多面了解维特根斯坦,一并解除对维特根斯坦的疑难。

#哲学 #入门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十讲.epub
566.2 KB
看到一款后台自动截图应用「Snapseek」,当用户使用选中的应用时,Snapseek 会在后台自动截图并进行文本识别和索引,而后可以搜索关键字进行快速回顾,类似 APP 使用的行车记录仪。目前只有安卓可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说说体验 😄 Snapseek - Rewind & AI - Apps on Google Play
《先验唯心论体系》
作者: F. W. J. 谢林 / [德国]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System des transzendentalen Idealismus
译者: 先刚
出版年: 2024-4-1
页数: 352

谢林于1800年发表的《先验唯心论体系》是整个德国古典哲学演进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通常也被看作他的早期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作。谢林本人对这部著作同样十分重视,他在晚年撰写的《近代哲学史》里不但为其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章节,而且明确指出:“如果你们中间的某位现在或者将来想要准确而原原本本地了解近代哲学的逐渐发展过程,那么我只能推荐他去研究这部《先验唯心论体系》。”(第113页)

全书共分六章,前面两章阐述先验唯心论的本原并对其进行演绎,在费希特的基础上克服了康德哲学缺失本原的弊端;后面四章分别讨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目的论和艺术哲学,其框架和内容与康德的三大批判精准对应,同时处理了晚年康德关心的自然、法权、历史、宗教等问题。因此可以说《先验唯心论体系》是康德-费希特的整个哲学蓝图的实现,并且就深度和广度而言堪称近代哲学的第一个完整体系。

在这部著作里,谢林展示了自我如何基于自身的原初同一性和二重性结构,经过无意识地生产出外部世界而最终达到最高的自我意识的过程。历史的-辩证的发展方法在这里第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因此《先验唯心论体系》一方面比此前的自然哲学体系更全面,另一方面比此后的绝对同一性体系更具有历史的维度和辩证法的活力。

尽管如此,本书只能说是谢林“早期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它的框架和方法后来已经容纳不下后期谢林在《世界时代》(这是谢林本人钦定的真正的“代表作”)、《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里面对人类精神史的全新刻画,因此谢林在他的绝笔之作《神话哲学之哲学导论》里也指出:“《先验唯心论体系》这部著作在别的方面本身又只是扮演着过渡和预演的角色。”(第137页)

#谢林 #哲学 #古典哲学
先验唯心论体系 ([德]谢林) .pdf
82.5 MB
#Booknotes #tools #PKM 🤷刚才帮朋友改了篇稿件,由此想到除了生活日常/职场 中的“写”,还有专业的“写”。那就是【新闻传播学】相关的写作。所以本期推荐的属于【硬技能】+【软技能】的“写”,不要以为是有专业编辑/记者 才会学这些,只要你涉及到「文字工作者」,本质上都要去学习下。

“写”的好不好,“文案”好不好,结构好不好,逻辑好不好,均是在于学习。以下均以中国新闻工作者,一些必备的书籍。海外的有空在说,今天这篇的确是临时起意的废一点。

一、必读书目

1. 《现代社会学》by 北川隆吉

分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被称为社会活动家的新闻记者必学社会学。

2. 《现代社会心理学》by 周晓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社会心理学是记者必备知识。

3. 大众经济学丛书 4本 —— 《宏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钱说――货币金融学》(陈彩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跃生)

由三联书店2000年和2002年陆续出版。不懂经济的记者绝对不会是好记者——不管你是不是财经记者都一样。当然一般记者不用啃经济类专业书籍,而这套普及型经济学丛书就是非常好的记者读物。

4. 《历代笔记选注》by 周续赓、马啸风、卢今

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记者掌握中国文史知识的最佳书籍;彩图版世界史和《圣经》图画版可以作为掌握外国文史知识的记者必读书。

5. 《作为话语的新闻》by 梵迪克 + 《人与故事》by 高小康

这两本书可以教你怎么把新闻写成故事,是真正的记者必读书目。

6. 《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by 唐绪军

是媒体运营和媒体经济学的必读书,平面媒体尤其要细读。

7. 《舆论学》by 陈力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新闻记者口不离嘴的词是“舆论”,所做工作大都是舆论引导,因此此书必读。

8. 《新闻传播法教程》by 魏永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记者在新闻工作中如何规避法律纠纷?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新闻传播法教程》是这方面的记者必读书。

9. 《暗访与偷拍――记者就在你身边》by 徐迅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暗访记者和负面报道记者的必读书。

10. 《记者圈》by 肖经栋

这本书是新记者的必读书,老记者的参考书。

二、学硕/专硕 通用

1. 《新闻学概论(第五版)》by 李良荣

这本书是新闻传播学考研中的经典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对于跨专业的来说,是非常好的入手书籍。内容很庞杂,不仅有新闻学上的经典,如新闻本源、新闻真实性等问题,还增加了不少传播学的内容,如受众等。尤其是从第十章开始,新闻自由、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等都是可以结合热点出大论述题的内容,需要做到举一反三。

2.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by 郭庆光

如果要学习传播学,是一定需要拜读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本书可以说是传播学中的《易筋经》,融会贯通后威力无穷。每一章都是重点,不能忽视。传播学是各种社科学的杂糅,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识记书本知识点时可以结合部分学者关于各种社会热点的传播学解读的论文,将知识活学活用。同样也要买最新版,中间增加了第三人效应和框架理论等老版本中没有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

3.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by 方汉奇

本书是一个大部头,有许许多多的报刊、报人、事件等,浩若烟海。认真啃完这一大部头,足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拿出当年背历史的勇气,毕竟这个比历史有趣多了。

4.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by 吴文虎

本书是新闻业务中最为“吊诡”的一本书。

5. 《新闻评论教程》 by 胡文龙

内容很清晰,划分也很清楚,但是教材老旧。

6. 《新闻采访与写作(修订版)》by 丁柏铨

一本能从理论上解决你新闻采写困惑的书,和新闻评论教程一样,重点清晰明了。有一些小小遗珠藏在字里行间。

7. 《新闻传播法教程》by 魏永征

在【必读书目】中介绍过,线索清晰,重点明了,可读性强。

三、工具书

😁当然是各种“词典”啦,包括《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等。

四、实用参考书 - 属软技能

1. 《新闻报道与写作》by 梅尔文·门彻

自1977年出版以来,《新闻报道与写作》是被美国300多所大学所采用,泽被30万新闻学学生,培养了整整一代美国新闻人员的新闻学经典教材。

之所以盛行不衰,除了随课堂与媒体变化时时增补修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本书完备提供了新闻学学生成为职业新闻从业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从事各种媒体工作必需的技术;从事正确而含有信息的报道与写作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指导新闻实践的价值观。

在内容安排上,为学生描画了记者的工作状态,然后介绍了新闻报道的结构要素以及写作技巧,接着强调了写作优秀报道需要遵守的原则,最后描述了七个新闻条线的具体状况以及新闻报道会面临的社会层面问题,即新闻事业道德问题。

2.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by 尼基·阿瑟

事实上,不管是产品推广还是政绩宣传,都要注重新闻的价值,并且想方设法吸引读者关注。哪怕只是孤芳自赏,甚至单纯做个记录,也起码要将有意义的内容写下来。

3. 《怎样起草文稿》by 李雪勤

「写材料」和「爬格子」是机关工作中的一种现象。其实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需要起草文稿。这本书并不是直接讲新闻写作的,却包含了非常多通用的、细致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包括新闻在内,很多人、很多「材料」都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无实质内容可写,另一方面又废话连篇。掌握高明的写作技巧,发掘有用的写作原材料和可圈可点之处,这样的矛盾自然能迎刃而解。

4. 《学问全图解:未来人才的跨领域基本知识》by 茂木健一郎

新闻取材一半是在现场采访,一半是资料搜集。资料搜集并非简单地用Google搜索,而是新闻工作者自己要对社会各个领域有简单的瞭解。世界上纵然没有通才,却有为大家提供各个领域基本知识脉络的书。这本「学问全图解」就是为读者介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大类下几十个领域的「学问」。这就有点像我国古代《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目录,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地找到新闻相关的背景知识。

5. 《情报编写-文体与语言》by 张高杰、李广玉

学术情报、舆情报告也是情报写作。情报当然不是新闻,却与狭义上的新闻有相通之处。而为了确保情报的可信度,情报写作往往更强调逻辑性和准确性。

现在很多新闻发布到网上,非但读者不相信,连写的人自己可能都不信,除了因为逻辑的缺失,还可能存在语言文字上的纰漏。瞭解情报编写的技巧,能够加深对新闻写作的深刻认识。

6. 《精简写作:快节奏时代的沟通与表达》by 罗伊·彼得·克拉克

面对无处不在的自媒体和短视频,即使不倾向于阅读短平快的信息,也容易被其左右。把新闻和各种宣传方案写短写快实在无可避免。但是,这并不等于要写成文言文或电报,更不是动辄拿「官宣」「重磅」「最新」之类的词汇来吓唬读者,而是要更加精准地把握表达的重点和吸睛之处。这本《精简写作》就是教人如何写出短平快的文章。

👨‍🌾好了,此次是关于“写”的软硬技能的各种必读书籍。希望各位“文字工作者”们,能够好好学习。

别看现在人人都能“写”,会“写”。但是在专业人士面前,或许“不值一提”。哪怕用再多“华丽的装饰”也无用,因为“你”没有专业的细节,明眼人一看便知。
《亚文化》
作者: [英]迪克·赫伯迪格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风格的意义
原作名: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译者: 修丁
出版年: 2023-4
页数: 224

“说到底,亚文化是一种冒犯的姿态。它是弱者发出的噪声,并试图从地下的暗处带回光明。”

【编辑推荐】

★从摇滚、朋克美学到垮掉一代,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

诅咒日常,反抗主流,高歌不被定义的自由!

在“亚”成为一种美学、一个形容词的时代,到底什么是“朋克”?什么又 是“亚文化”?

本书作者是这么回答的:“反抗与矛盾在亚文化中找到了出口,它不直接挑战霸权,而是通过风格隐晦地反抗,它将审美视为一种拒绝,将越轨升华为一种艺术。”

★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明星学者迪克•赫伯迪格,于28岁写就的天才著作,

对青年亚文化研究影响深远,并成为文化研究的必读书。

赫伯迪格师从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其写于28岁的这部专著,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成为文化研究理论的奠基作品。

他以充满激情的语言,结合经典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理论,凝视那从未进入过主流视线的边缘人群与反抗的激情,深入剖析亚文化的功能、来源、抵抗与收编及其对时代的意义,为异类发声,为风格正名,也反抗了西方神话本身。

亚文化的意义总在争议之中,而在对其风格的不同定义里,我们看到最为激情的碰撞。

本书是关于青年亚文化的奠基著作之一,也是第一本以朋克文化为主题的系统性研究著作。从安全别针、尖头鞋、摩托车的流行到朋克、雷鬼乐、华丽摇滚的兴起,作者以生动的历史叙事结合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分析等理论方法,深入剖析亚文化的功能、来源、抵抗与收编方式,探索青年亚文化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对时代的意义。

#亚文化 #文化 #社会
亚文化_风格的意义_英迪克赫伯迪格_著_修丁_译.pdf
49.7 MB
半夜刷视频在床上忍不住的笑
Back to Top